国家地理、天文爱好者、咬文嚼字、我们爱科学格言、博物、少男少女,学校要求订读者青年文摘、读者---看短文地理杂志科学探索家里现在给孩子订的《快乐历史地理》我有时间也会拿出来看看。 觉得这本杂志现在的侧重点不在历史和地理方面了,还会介绍很多动物、植物等其他学科的东西。
她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出版《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上中下)、《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她主要教授“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地理”“中国地理”的本科生课程和“中国历史地理基础”“中国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生课程。
北京大学的韩茂莉教授在《中国 历史 农业地理》一书中阐述了一个观点,在万历年间玉米仍然是稀有的食物,因为成书于这个年代的《金瓶梅词话》记载道,西门庆家的饭食中有 玉米饼子 。恰恰说明在这一时期,玉米比较稀有,只能出现在达官显贵的餐桌上。玉米得以大规模推广,已经是乾隆年间的事情了。
韩茂莉是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所从事的专业为中国历史地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与环境变迁。她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出版《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上中下)、《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中文关键词】 郑州商城; 政治疆域; 四土; 商王朝; 甲骨文; 商文化; 安阳殷墟; 偃师商城; 王畿;【摘要】 商代的王畿、四土与四至宋镇豪商代纪年大致在公元前17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初,自成汤革夏命,在冀、豫、鲁之间建立商王朝,先后历十七世三十一王,直至帝辛灭于周,王覆没。
首先,打开360安全浏览器,搜索“知网”,点击进入中国知网的官方网站。在知网首页上点击“登录”,输入正确的知网账号以及账号密码后,点击“登录”,没有账号的需要注册账号并登陆。
首先学生需要登录自己的校园网,在校园网首页中找到知网查重入口,点击进入后使用学校提供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知网,学生即可享受免费查看文献的服务。学生可以在知网首页搜索想要的文献标题,进入文献页面后点击下方的手机阅读或者html阅读,学生即可在知网免费查看全文论文内容。
本文档收录了钱穆先生的古史地理论丛系列作品目录,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学术领域。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周初地理考》,钱穆深入研究了周朝初期的地理状况。接着,他考察了古三苗疆域的历史沿革,探讨了古代民族分布的格局。
内容简介:《古史地理论丛》(第2版)汇集考论古代历史地理的20余篇文章。作者以通儒精神将地名学、史学、政治经济、人文及民族学融会一体,辨析异地同名的历史现象,探究古代部族迁徙之迹,进而说明中国历史上各地经济、政治、人文演进的古今变迁。作者简介: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政治中心的分布与变化、人口分布与变迁、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工矿业分布与发展、城市与交通、商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以及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等。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地图学四个大类。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从古代的《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早期著作算起,具有悠久的历史。1923年张其昀在《史地学报》上发表《历史地理学》,从此历史地理学在中国成为专门的现代学科。由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度和历史文献的完整性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1、现在这本期刊已经是月刊了,且单月和双月出的期刊论文选题都有所侧重。推荐指数:★★★☆;《经济地理》(双月刊),目前惟一以经济地理命名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前沿性较强,适合经济地理(区域经济)、旅游地理、人文地理方向的朋友阅读。不过个人觉得近年来期刊论文的质量似乎有所下降。
2、并根据因地制宜;可以是创业,如:组织乡村旅游营销策划企业,集资与当地农民共同经营乡村旅游休闲企业,租赁乡村旅游资源成立中小型乡村旅游企业;也可用于乡村旅游和休闲企业等。
3、两者都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学不仅与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艺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因而是一门边缘学科。
4、在多年的中国历史地理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绝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内容都较生疏,故学习中往往感到十分困难。 其实,如果我们掌握了历史地理学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后,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5、A类一级: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界通常会把SSCI、A&HCI论文放在最前边。A类二级:CSSCI期刊。
6、年:《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第5—16页。《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7年3期摘要转载。2006年:《是“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荀子〉天人关系论再考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5期,第53—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