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登举报奥本海默的原因:奥本海默在氢弹和战略空军问题上的反对态度引起了空军负责人芬勒特和众议院原子能委员会执行主席博登等人的不满。博登给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写了一封指控奥本海默的信,在列举了奥本海默4大条,22小条罪状后,博登作出了如下结论。
1、年12月,艾森豪威尔总统基于奥本海默早年的左倾活动和他在氢弹研发中的决策,对他提出指控,甚至怀疑他可能是苏联的代理人。随后,对奥本海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安全审查,其安全特许权被吊销。这场备受关注的事件,即“奥本海默案件”,于1954年4月12日至5月6日持续了四周。
2、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国籍和文化背景不同 奥本海默美国国籍,受美国文化影响。邓稼先中国国籍,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求学经历不同 奥本海默,1921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纽约菲尔德斯顿文理学校。 1925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提前从哈佛大学毕业 。邓稼先,1941年, 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是因为两个人都对自己国家的核工业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贡献不同 邓稼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的无私奉献和对祖国的忠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奥本海默则展现了西方科学家的个性和风格。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尽管有着不同的性格和为人方式,但都因其在各自领域的卓越成就而名垂青史。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 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 不骄人。
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在才气、贡献和国家地位上都具有相似之处,但他们的性格截然相反:奥本海默锋芒毕露,使得许多人仰慕他,也有许多人厌恶他,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能在动乱年代领导大家进行正常的试验。
作者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性格差异。奥本海默是个锋芒毕露。邓稼先是个忠厚平实,真诚坦白具有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1、奥本海默强烈反对美国率先制造氢弹,这种在政治家们看来十分幼稚的政治主张使得他卷入了自己无法适应的政治漩涡中不能自拔,成了科学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2、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名字叫罗伯特·奥本海默,他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却展现出了非凡的科学天赋。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他在学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3、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科学家和人物。他以其在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而闻名,特别是在量子力学和原子弹研发方面,被誉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出生于富裕的德裔犹太人家庭,自幼就表现出了对多个学科的浓厚兴趣,包括文学、历史、数学和物理。
4、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在中国的counterpart,即中国的“原子弹之父”——邓稼先。这两位中美科学家的人生轨迹,有许多平行之处。 奥本海默生于1904年,约40年后,美国于1945年成功研制原子弹;而邓稼先生于1924年,也是40年后,中国于1964年成功研制原子弹。
5、《奥本海默》该片改编自书籍《美国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作为一部传记片,《奥本海默》的故事围绕着罗伯特·奥本海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