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周处除三害 这个典故里,危害乡里的第三害是(周处除三害)

2024-11-06 21:40:00 电影资讯 4939125

在“周处除三害”这个典故里,危害乡里的第三害是

“周处除三害”里面,第三害是周处自己,因为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邻门与山中猛虎、水中蛟龙并称三害。“周处除三害”出自《世说新语》。原文为: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

三害是哪三害啊

除三害”的“三害”是指猛虎、恶龙、周处。出自《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

内涝:在下雨天气,由于河沟不通,导致积水无法从田地里排出,使庄稼长期泡在水中无法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农业产量。

三害指的是危害国家、危害人民、危害中华民族的事情。详细解释如下:危害国家 三害中的危害国家指的是那些对国家的安全、利益和稳定构成威胁的行为或事物。这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

“三害”通常指的是苍蝇、老鼠和蟑螂。这些动物因其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潜在危害而被列为害虫。 起初,“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1958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消灭这四害的目标。 麻雀后来被从“四害”名单中去除,因为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控制害虫。

焦裕禄在兰考县遭遇的“三害”是指风沙、盐碱和内涝。 1962年冬天,焦裕禄抵达兰考时,正值该县“三害”最严重之际。据记载,那一年春天风沙横行,21万亩麦子受损;秋季洪水泛滥,23万亩庄稼被淹,盐碱地上的10万亩禾苗绝收。全县粮食产量跌至每亩43斤,导致近20万灾民背井离乡。

三害是指鼠害、虫害和病害。以下是关于三害的详细解释:鼠害:指鼠类对农林牧业生产造成的危害。老鼠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的动物,常常啃食农作物、林木果实,破坏农田、林地的生态平衡。同时,老鼠还是一些寄生虫和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周处除三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译文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谢罪:道歉 周处:人名,是吴地的一个游手好闲、喜欢斗勇的人,与将帅习凿齿并称为当地的三害。

周处除三害出自《世说新语·自新·周处》,译文如下:周处年轻的时候,特别凶暴强悍,最爱和人搏斗,地方上的人把他当作祸害。同时在义兴地方的水中有蛟,山上有白额虎,它们全都侵害老百姓,所以义兴的人把周处、蛟、白额虎称作“三害”。在三害里面,周处又最厉害。

周处年轻时,十分凶暴强悍,喜欢与人搏斗,地方上的人都将他视为祸害。 在义兴,水中有蛟龙,山中有白额虎,它们都侵害百姓,因此当地人将周处、蛟龙和白额虎并称为“三害”。 在这三害中,周处尤为厉害。有人劝他去除掉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互残杀,只剩下一害。

周处除三害”出自《世说新语》。原文为: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译文: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