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拉曼战役重要性 直到突尼斯战役后,隆美尔才失去了在北非战场取胜的全部希望。即使这样,阿拉曼战役还是盟军的辉煌胜利,也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到了1943年,所有轴心国部队都被逐出了非洲战场,盟军也开始将注意力集合在了地中海。阿拉曼战役的影响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英国人有充足的弹药,兵力又占据绝对优势。隆美尔应该下令停止进攻,但是他太不甘心了。在接下来的几天,英国人没有反攻的意图,这让隆美尔心里有了些底气。他决定再尝试一次。
面对英军补给量的不断增加,隆美尔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遏制这一态势,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即提前发动攻势,直接针对英军和埃及军,以此扭转局势。尽管面临物资短缺和敌军增援的压力,隆美尔的战略智慧在此刻显露无遗,他明白在战场上,及时的进攻往往比被动的防守更为有效。
也正是这个非常短暂的停留,导致了德军在此后的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中难度倍增,最终无法达成既定目标。7月1日,隆美尔下令德军朝英军防线展开攻击。不过此时撤退的英军都已经退回到阿拉曼防线中,从而使防线兵力大增。
阿拉曼战役的第一场真正战斗正式打响了。英军在阿拉曼战线顽强地阻住了隆美尔发起的进攻。无奈,隆美尔只好命令他的部队撤回到原出发地。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失败。隆美尔的两个意大利师崩溃了,盟军在另两个意大利师之间又冲出一道突破口。7月18日,整个阿拉曼战线一片寂静。
到了7月31日,奥金莱克意识到继续进攻的困难,决定转为防御。这次被称为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战斗,尽管是一场消耗战,但隆美尔试图占领亚历山卓港的企图并未得逞。此后,隆美尔在8月份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中,面对英联邦军队的防线,他的进攻同样未能成功,战役的结果对轴心国造成了进一步的打击。
在北非战场上,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坚守利比亚现有阵地,帮助意大利作战。为了赢得战功,他多次违反命令发动进攻,幸运的是,英国军队有优势,但指挥非常有问题。尽管隆美尔多次在劣势下战胜英军如托布鲁克战役,但实力悬殊仍无法改变。在阿拉曼战役中,德军和意大利军队最终失败。
阿拉曼战役是英军的重大胜利,它标志着二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盟军通过这场战役,成功地控制了具有战略和军事价值的埃及亚历山大海港和苏伊士运河,从而粉碎了轴心国企图占领北非,建立地中海帝国的野心。这场胜利打破了双方在非洲战场上的僵持状态,盟军自此占据了主动,开始主导战局。
阿拉曼战役是二战非洲战场的关键节点,英军在此战役中的胜利,标志着战略和军事意义重大的转折。这一胜利使得盟军成功掌控了地中海的埃及亚历山大海港和至关重要的苏伊士运河,从而粉碎了轴心国企图占领北非、建立地中海帝国的野心,结束了双方在非洲战场的胶着对峙状态。
这本书《二战经典战役全纪录:鏖战阿拉曼》是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第一版,于2011年1月1日发行。它属于二战经典战役全纪录:Ⅱ丛书中的一员,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研究和了解二战历史的重要资料。书的纸质版本为平装,共有281页,适合阅读和收藏。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上,一场决定性战役——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于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展开。轴心国的杰出将领埃尔温·隆美尔,指挥非洲装甲军团,对上英国中东战场的克劳德·奥金莱克将军领导的英联邦军队。
2、战斗发生在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地点位于埃及阿拉曼。 尽管僵持不下,战略上盟军取得了胜利。 参战方为大英帝国对抗德国和意大利。 英国指挥官包括克劳德·奥金莱克和艾伦·康宁汉,而德国由埃尔温·隆美尔指挥。 英军投入了150,000人、1,114辆坦克、1,000门火炮和1,500架飞机。
3、阿拉曼防线是位于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阿拉曼城与南方卡塔腊洼地之间,长40公里。
1、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此前德军在北非战场上不断获胜,此后则转为节节败退。阿拉曼战役是由一连串的会战组成,其中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影响尤为突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这场战役的一些细节。1942年6月30日,德军接近了英军阿拉曼防线。
2、阿拉曼战役是一场消耗战,德军后勤补给尤其是油料严重不足。而且兵员及坦克数量只有英军一般。孙子兵法有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德军劣势已经不是少部分装备优势能弥补的,而且德军油料不足,没有燃油,坦克只是废铁。
3、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的关键转折点,揭示了隆美尔为何战败。双方对战,一方是纳粹德国由隆美尔领导,另一方则是英国盟军,由蒙哥马利指挥。战前,英国在非洲地区取得了优势,增强了补给与空中支援,而击沉了为隆美尔送油的船只。德军则因补给不足,燃油短缺,机动性与战斗力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