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的详细经过(奥本海默好无聊)

2024-09-09 12:21:24 电影资讯 4939125

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的详细经过

1、当天晚上,杨又打来电话,说那些注或许可以不加,但文章里都要写成“杨和李”。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书中说,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说他是非常愿意继续合作的。但李政道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关系为何决裂?

1、杨振宁提出,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里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对杨振宁的这些要求,李政道觉得太无聊。

2、杨振宁提出按年龄排序,引发李政道不满。此后,1962年《纽约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成为他们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尽管如此,李政道回国访问期间,他们的分歧影响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高能物理领域,二人意见分歧明显,甚至波及到中国科学政策的争论。

3、从1949年的初次合作,到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到1962年的决裂分手,一直到现在进入老年后两人仍不能释怀,杨振宁和李政道在科学上的分道扬镳和生活中的形同陌路不但是国际科学界的憾事,也成为中国科学发展上的一件阴影。

4、在物理科学的历史上,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成功的合作关系,是十分罕见的,几乎可以说没有另外一个相类似的例子。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密切美好而又相互竞争的科学合作,以及他们两人亲密的友谊,终究未能持久,以至于彻底决裂。

5、恢复了合作关系。05 感情破裂这段时间两人合作十分紧密,研究上也做出了很大成就,两人也是在此时间发表论文获得了诺贝尔奖。

6、杨、李亲密关系转为冲突,关系正式破裂,关键在于美一九六二年美国《纽约客》杂志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到两人如何研究弱作用中宇称不恒守问题而得到诺贝尔奖的经过。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的故事,稍微具体点。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的故事: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整个计划的经费是20亿美元,总工作人数10万。

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才华横溢,却又锋芒毕露。他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在课堂上打断导师的讲课,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说,“你刚才那段话可以用我下面更好的办法来替代。”然后滔滔不绝地讲下去。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20多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Gotting en)做玻恩(M.Born,1882-1970)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 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 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