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馆内文物数量众多,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馆藏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鎏金竹节熏香炉等。
1、很多人都被古装剧骗了,明中期以前的古装剧,主角上个酒楼,随手掷出一个大银锭,“不用找了”,这都是骗人的。玉是中国特色,石美为玉,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完整的玉文化。我们都知道,最初的交易形式就是物物交换,经过商品经济的发展,才逐渐出现了等价物,也就是货币。
2、人类最先发现和利用的金属就是金。因为金性质稳定,常常会以单质形态出现。金主要存在于地壳内部,多于火山爆发时溢出,存在于岩石缝隙中。山体在雨水的千万年冲刷下,金随砂石流入溪流江河中,由于金属于重金属,比重大,微小的金砂粒渐渐凝结成块,形成所谓的狗头金。
3、金银材质较软,容易磨损失色,同时也更容易丢失,如果后代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会最先将其做抵押或变卖,难以代代相传。金银有价而美玉无价,金子与银子都可以按重量衡量其价值,但是美玉无法根据其重量、形状来衡量价值。成色好的玉可以卖到天价,历史悠久的玉无是无价之宝,根本无法用钱来衡量其价格。
1、高古玉 顾名思义是 高古时期 只要汉代之前的玉器才叫高古玉 汉代以后从西汉时期 就不叫高古玉了,就称之为古玉, 其次就是 明清玉。
2、沁色是古玉独有的特征,也是判断古玉真伪的关键因素。古玉器受沁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自然环境下的风化和侵蚀作用,通常需要百年以上才能形成沁色(海边盐质土壤中除外):玉花(白玉中的豆花现象)和饭糁(玉质中有白斑,呈饭粒未熟透状):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清代以前的玉器中。
3、汉代,即公元206年至220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沁色的深浅可以反映玉器的历史年代,颜色越深,代表其存在的时间越长。如果能够提供图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玉器的具体年代和其评估价值。
4、石灰沁轻者在玉器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灰白色或青灰色膜,需要四五百年时间。石灰沁重者,玉内开始变得发红,像小孩子的脸色,称为“孩儿面”需要千年以上时间。沁蚀的更重者,形成一层不透明的皮壳,有薄有厚,称为“鸡骨白”,需要1500年以上的时间。沁的最重者,状如朽骨,时间要在3000年以上。
5、又因每一种沁色,形成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如葵黄,形成需两千年以上时间。红色,形成需两千年以上。而水银沁,黑色,最低也需一千年以上。但一千年形成的水银沁,色嫩也易盘出。二千年形成的水银沁成块,成片。古人也有根据沁色断代之说。
6、高古玉在地下埋藏两三千年后,可能会出现诸如氧化白斑(俗称灰皮)、钙化、瓷化、晶状物析出等“质变”。不同的物质沁入,使得玉器呈现出红沁、朱砂沁、土沁、水沁、金属沁、水银沁等不同的颜色。沁色的分布通常由表及里,具有层次感、灵动感和通透感,给人以自然和舒适的视觉体验。